如果有人问今晚去哪儿玩?你的脑海里或许会出现4、5种玩转夜生活的模式。但作为城市核心玩家层,TA们每天晚上都在做什么?
 

据了解,目前全国各地核心玩家的主要夜娱乐模式还是以夜店为主,只是会在去夜店前加入玩密室、剧本杀的动作,蹦迪结束后去吃宵夜的行为,亦或是喝累的那几天,偶尔选择的其他娱乐活动。

 

对于城市核心玩家而言,除了夜店,夜晚并没有太多可以消遣的方式。当然,尽管如此,这些年也随之暴露出一个问题:即使再会玩,总感觉没有以前好玩了,很多老玩家纷纷发声,说怀念以前的蹦迪文化。

 

为什么玩家会怨声连连?到底是人出了问题,酒出了问题,还是夜店本身出了问题?
 

核心玩家流失 夜店黄金时代已成过去

核心玩家流失,已经是不争的事实。除了第一批玩家“老龄化”,部分玩家经历结婚生子选择退圈外,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型夜店似乎不再受到所有玩家的追捧。

 
2016年-2019年是中国大型EDM夜店的黄金年代,很多夜店通过各种电音节的助力以及全球百大DJ的频繁演出,一时间门庭若市,几乎每晚一卡难求。
 
国内一线城市夜店最辉煌的时候,除了本地玩家之外,周边城市玩家也不约而同涌向这家夜店。特别是周末,你会发现全国各地代表队都出现在各个卡座上,天菜天汤云集的盛景历历在目。
 
但就当玩家们还沉浸在舞池中央撒欢的时候,很多资本嗅到了夜店的商机,在短短几年内,全国各地都开出了大型EDM夜店。差不多的舞美,差不多的音乐,我们把这些CLUB统称为“差不多夜店”
 
花重金请百大,频繁冲击舞池,玩家们的确都在夜店看见了自己喜爱的DJ艺人,但同样夜店的酒价和低销也是一路水涨船高,让很多普通玩家“望而却步”。
 

一方面是夜店的无差异化,另一方面是酒水消费的不断提高,这两者在无形之中,逐渐击垮了很多玩家们的“蹦迪热情”。

夜店市场细分化 玩家雨露均沾

不仅仅是核心玩家流失,受到疫情和经济下滑等因素影响,大型夜店在这两年颇为“头疼”,但小型夜店却从中占得了先机。很多面积不大,舞美一般,但音乐曲风极其鲜明的“小夜店”,开始受到玩家们的青睐。
 
也正是因为这些小型夜店的出现,将夜店市场更加细分化。90后喜欢BOUNCE和HIPHOP夜店,是目前玩家中的主力人群;00后出于经济实力的影响,更多则会去一些LIVEHOUSE驻唱夜店;80后出于年龄和心态原因,玩法上更偏“商务”一点
 
夜生活客流被间接分散,城市夜店的天平不再向一方倾斜,大型夜店低消逐步“亲民”,玩家们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不同的夜店,雨露均沾,不会再像曾经那样,为了冲低销盲目开酒抢卡。
 
就例如以前去夜店,寸土寸金的卡座,动辄几千上万一晚。而且酒水也不是想点什么就能点什么,基本都是夜店提前搭配好的套餐。
 
很多核心玩家的抱怨不是没有理由,默认接受高消费就算了,竟然连酒水的选择都没有自主权,出来玩的意义何在?
 

为什么一定要喝香槟?为什么一定要喝那些又贵又不好喝的酒?难道我们的消费不该回归理性,更注重自己的饮酒体验吗?

 

以玩家名义 阿呱与消费者双向奔赴
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:从第一天玩夜店到现在,似乎从来没有人在乎过我们想喝什么,喜欢喝什么。直到阿呱的出现,让玩家们看到终于有品牌开始对夜店的酒下手了
 
口感方面 :阿呱直击“夜店的酒不好喝”的用户痛点。清爽独特的草本味让人入口难忘,搭配饮料波斯嗒更是锦上添花(阿呱与波斯嗒比例为1:3)。要不是容易上头,二者融合的曼妙口感很难让人觉得是在喝酒,甘甜若饴,唇齿留香。
 
体验方面:当所有品牌都在思考如何应对“挑剔”的消费者时,阿呱“上头快、下头快”的神奇体验让人耳目一新。有了波斯嗒加持,玩家在享受这种感觉的同时,还能及时补充体能,让自己时刻保持活力,自由切换情绪。当然,无论是真实口感还是独特体验都满足了玩家们的“悦己”所需
 

 定位方面 :如今喝什么酒不再是炫耀而是回归理性,更注重喝酒的本质。因此,阿呱以【派对利器】为定位,配合吸睛、年轻化的【瓶身设计】,满足了颜值即正义的审美需求,这也恰恰迎合了当下流行的夜店饮酒观。

 
【好喝】、【体验独特】、【派对利器】、【年轻化设计】是阿呱在新消费时代下以玩家思维为驱动,以满足其需求为目的的核心逻辑,这与夜店里其他酒类品牌有着质的不同,可以说阿呱以玩家名义重新定义了夜店里“玩家喝的酒”,真正实现了品牌和消费者的【双向奔赴】